8月10日,美元週三下跌,交投淡靜且陷於區間,投資者等待週四的美國消費者物價報告,以尋找有關聯準會貨幣政策走向的跡象,金價下跌;油價創下數月新高,max臺灣合法嗎?全球指標布倫特原油期貨觸及1月以來最高,此前美國成品油庫存大幅減少,沙特和俄羅斯減產蓋過了對需求放緩的擔憂。
8月10日財經早餐:金價觸及近一個月最低,投資者等待美國通膨報告出爐
一.昨日市場概況
現貨黃金在漲至1932.39美元的日內高點後掉頭直下,並在美盤時段加速跌破1920美元關口,最終收跌0.57%,報1914.35美元/盎司;現貨白銀於23美元關口受阻,最終收跌0.5%,報22.66美元/盎司。
美元指數仍運行在102關口上方,但交投清淡且陷於區間,最終收跌0.06%,報102.48。
原油週三均漲超1%。WTI原油在歐盤開啟漲勢,在美盤時段一度漲至84.65美元的doge 馬 斯克日內高點,創下數月來新高,最終收漲1.69%,報84.18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價格創下近7個月來新高,最終收漲1.56%,報87.42美元/桶。天然氣方麵,隨著液化天然氣供應風險加劇,歐洲天然氣期貨上漲40%,為2022年3月以來最大漲幅;受高溫天氣推動,美國天然氣漲至22周高點。
美股道指收跌0.54%,納指收跌1.17%,標普500指數收跌0.7%。科技股走弱,英偉達收跌超4.7%,特斯拉跌3%,以蘋果為首的萬億美元市值隊伍均跌於1%一線。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微跌0.09%,“蔚小理”延續跌勢,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均跌超4%,u幣詐騙理想汽車下跌1.8%。
歐股主要股指有所反彈,德國DAX30指數收漲0.49%,英國富時100指數收漲0.8%,歐洲斯托克50指數收漲0.66%。
港股全天震盪,恆指尾盤再度翻紅,最終收漲0.32%,恆生科技指數則收跌0.01%。截至收盤,恆指大市成交額達850.39億港元。盤麵上,生物醫藥股大漲,內房股稍有回暖,恆大係走強,三桶油續漲。個股方麵,康希諾生物漲15.5%,恆大汽車漲15%,碧桂園跌1.8%。
比特幣開盤價29,狗 狗 幣 特 斯 拉766.70美元,收盤價29,561.49美元,收跌0.69%。
【圖片來源:MacroMicro 2023年8月9日主流品種漲跌幅】
二.機構行情分析
1、外匯:FOREX.com和City Index的全球研究主管Matthew Weller說:“隨著美國和日本之間的10年期公債收益率差仍保持在大約3.4%的水平......以及日本央行任何正式加息的前景似乎都被推後,美元兌日元恢復了今年迄今為止的漲勢,並可能很快創下2023年的年內新高,尤其如果(週四的)美國CPI報告高於預期的話。”
2、黃金:RJO Futures高級市場策略師Daniel Pavilonis稱,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將成為聯準會政策的支點......現在是一種觀望模式,”Pavilonis補充稱:“黃金也一直是一種通膨對沖工具,但黃金正在與10年期公債收益率打一場艱苦的戰鬥。如果通膨持續,而聯準會又希望快速加息,那麼黃金很可能會陷入困境。 ”
3、原油: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數據顯示,上週美國汽油庫存減少270萬桶,包括柴油和取暖油在內的餾分油庫存減少170萬桶,Lipow Oil Associates總裁Andrew Lipow表示:“成品油庫存減少繼續利好石油市場。”
4、萊特幣行情美股: 摩根大通首席分析師科拉諾維奇(Marko Kolanovic)表示,投資者應繼續減持美國股票。這位首席市場策略師表示,華爾街對美國經濟仍然過於樂觀,甚至似乎將持續擴張的價格納入其中,因為疲軟的通膨數據讓交易員們希望聯準會可能很快結束加息行動。但科拉諾維奇表示,投資者忽視了仍可能導致經濟衰退的風險。其中包括全球發達市場的央行在短期內降低利率的可能性很小。
三.今日市場前瞻
數據:
美國7月未季調消費者物價指數年率, 前值3.00%,預測值3.30%
美國7月未季調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年率, 前值4.80%,預測值4.8%
事件:
歐佩克公佈月度原油市場報告
財報:
阿裏巴巴(09988)2024財年Q1業績
中國移動(00941)2023年上半年業績
四.全球財經要聞
債市通膨指標顯示出市場對聯準會戰勝通膨的疑慮
一項備受關注的衡量美國預期通膨的債券市場指標正回升至近九年高點,預示著人們對聯準會可能在未來幾年繼續應對高企的價格壓力感到擔憂。指標的上升與更廣泛的猜測形成對比,即聯準會大幅上調利率將繼續遏製消費者價格的飆升。利率策略師Ed Al-Hussainy表示,由於聯準會採取了積極的行動,通膨已經下降,但潛在的通膨預期存在上升風險。市場對可預見的未來有更高的通膨和更高的實際利率預期。不過這是否正確,需要拭目以待。三菱日聯美國宏觀策略主管George Goncalves亦表示,市場的通膨預期還沒有高到足以顯示出重大擔憂的程度。
受加息影響,美國銀行業的貸款損失達190億美元
據英國金融時報,今年第二季度,美國各銀行在不良貸款上蒙受了近190億美元的損失,為3年多來的最高水平,因銀行要應對信用卡和商業房地產借款人違約率上升的問題。這一數字較前三個月增長近17%,較去年同期高出75%,總體而言,銀行每發放100美元貸款就虧損61美分。此前聯準會實施了一係列激進的加息措施,持有浮動利率貸款的借款人不得不麵臨更高的還款。此外穆迪指出,在貸款質量不斷惡化之際,利率上升給銀行的盈利能力帶來了更大壓力,因為銀行不得不支付更高的利率,以留住追求更高回報的儲戶。
美國重要通膨預期指標接近9年高點,歐洲已創13年新高
美國5年/5年期遠期通膨掉期本週一度突破2.5%,接近去年創下的九年來峯值;歐元區的這一指標也達到了2.66%,為2010年以來最高的水平。這意味著,在很多投資者看來,歐美的通膨粘性可能非常大,想要把通膨拉回到2%的目標並不容易。
十年期美債標售需求意外強勁,海外買家獲配比創半年新高
本週三的380億美元十年期美國國債標售得標利率創七個月新高,其中海外間接購買者獲配比72.2%,創半年新高,遠超前次標售佔比67.7%。
AI熱潮下,即將上市的ARM獲科技巨頭熱捧,亞馬遜尋求參投
據媒體稱,亞馬遜正與軟銀探討,計劃參與ARM 9月份的IPO,亞馬遜是ARM最大客戶之一。英特爾、英偉達等科技企業此前也被傳出有意參與ARM IPO。如果ARM的IPO最終達到預期,將成為2014年阿裏巴巴上市以來科技行業最大規模的IPO。
電動汽車製造商Proterra申請破產,分析稱美國新能源車初創公司破產潮恐怕要來了
新冠疫情期間,不少新能源車初創公司藉助SPAC方式上市美股。但如今SPAC熱潮退去,已經有這類公司宣告破產,更多公司則已經經歷了股價“腳踝斬”,處於瀕臨破產的邊緣。
美國司法部針對穀歌的反壟斷行動9月開庭,為40年來反壟斷第一大案,或決定穀歌是否被強製拆分
美國司法部針對穀歌的反壟斷行動將在9月開庭,本案為1982年AT&T案後美國史上最大拆分案,庭審預計持續70天,具有重大裏程碑意義,不僅會對穀歌的數字廣告業務產生重大影響,而且可能導致其被強製拆分。
隨著LNG供應風險加劇,歐洲天然氣價格飆升20%
由於澳大利亞一些工廠的工人可能罷工,導致液化天然氣供應風險增加,歐洲天然氣價格出現近兩個月來的最大漲幅,今日基準天然氣期貨價格一度飆升了21%。諮詢公司Inspired Plc的董事Nick Campbell表示,如果供應中斷,亞洲買家很可能會競相提高液化天然氣進口量,以取代澳大利亞的進口量,這也將影響到歐洲。液化天然氣已成為歐洲天然氣供應結構中的一種基本負荷供應,因此任何表明這種流動存在風險的跡像都會導致價格得到支撐。此外,挪威季節性維護的潛在延遲也構成了風險,增加了價格上漲的壓力。至少就目前而言,看漲因素已經超過了歐洲不溫不火的需求和異常高的庫存。
伊朗計劃在今年夏天將石油產量提高25萬桶/日
據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援引伊朗國家石油公司負責人的話報導稱,到今年夏季結束前,伊朗的石油日產量將增加25萬桶。伊朗國家石油公司董事總經理Mohsen Khojasteh-Mehr稱,到夏末,伊朗的石油產量將達到350萬桶/日。
俄羅斯央行宣佈年內暫停購買外匯,以提振盧布,盧布短線拉昇
俄羅斯央行將從8月10日開始暫停購買外匯,直至2023年底,以提振盧布匯率。恢復俄羅斯國內市場外匯購買業務的決定將根據金融市場的實際情況做出。俄羅斯政府支出增加、能源收入下降以及俄羅斯人將資金存入外國賬戶,都令盧布承壓。
“農業通膨”正在迫近,亞洲大米價格飆升至近15年新高,多國暫停出口
全球供應不足引發市場對大米價格上漲的擔憂,可能加劇通膨壓力和增加進口成本,非洲等新興國家將受到最大影響,可能釀成大規模飢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