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龍:聯準會首次降息日期越來越近下半年全球資本市場可能迎來變局

上半年已經過去了,回顧上半年全球經濟成長以及資本市場的表現,請為大家總結。


一個就是上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出現了放緩的跡象,特別是市場之前預期的聯準會降息遲遲沒有到來,這個和美國通膨比較頑固有關:今年上半年,手機可以挖礦嗎?美國的CPI已經回到了4%之下,但是離聯準會長期的通膨目標2%還有比較遠的距離,所以聯準會在降息決策方麵非常的謹慎,為了防止通膨預期再起,降息的時間一再推遲。


根據6月的議息會議以及最近聯準會主席鮑爾的表態,聯準會今年首次降息可能會選在9月。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一些隱含的預期,9月聯準會降息的機率高達90%以上,明年可能會繼續降息3~4次。


這也就是說全球經濟將逐步告別高利率時代,因為先前聯準會透過11次暴力升息,將美元的基準利率已經加到了5.25%~5.5%的高點。聯準會作為世界央行,它的pi幣上交易所了嗎?決定對全球央行都會形成很大的影響。


所以我們看到過去幾年,各國央行還是以緊縮的貨幣政策為主,但從今年上半年開始,歐洲央行、日本央行先開啟了降息模式。現在隻有聯準會遲遲沒敢降息,如果9月能夠降息,可能會開啟一輪真正的全球央行降息潮,屆時人民幣貶值的壓力將大大的減輕。從而中國央行也將有更多的貨幣政策空間,可能會再次透過降息降準的方式來支持經濟復甦。


今年上半年美國總統大選也是市場關注度比較高,美國現任總統拜登與前任總統川普再次站到了辯論臺上。前者是歲數太大,已經八十多歲,大家已經質疑他能不能勝任下一屆四年的任期,而後者的話,在選情上略有勝算。而最近意外受到槍擊,使得川普的pi幣什麼時後上主網?勝算大大增加。甚至A股有一支和川普名字類似的股票出現漲停,也是很滑稽的一幕。所以投資人的炒熱點是無所不用其極,開始炒名字了,但不建議大家參與這樣的炒作。川普如果11月大選能夠勝出,可能對美國的全球的貿易政策、全球的外交政策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我們也是密切保持關注。


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也出現了穩定復甦,根據統計局最近公佈的數據,上半年我國GDP成長了5.0%,剛好是兩會上定的全年成長的目標。但分季來看,第一季年增5.3%,第二季則是回落到4.7%,主要的原因還是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第二季需求出現了下降。


那麼實際上在今年上半年,針對疲軟的狗狗幣價格臺幣樓市已經出臺了多項支持政策,包括央行出臺了“四支箭”,以及多地放開了房地產限購。但是由於人們對於房價上漲的長期預期已經發生了改變,即使出臺了一些利好,許多投資者也是買漲不買跌的。所以從效果來看並不是特別明顯。上半年房地產成交量依然是相對較低,而房價在多數城市也出現了同比下降,所以下半年政策上能不能放大招,進一步放開一線城市的限購,釋放更多的剛性需求就非常重要。


三中全會正在召開,我們也非常關注,三中全會可能出臺的一些政策麵的利好能夠支持經濟進一步復甦,從而對資本市場也形成比較好的帶動作用。


今年上半年,全球資本市場出現了分化,而且是延續了去年的分化,歐美日股市還是表現比較突出,不少股市走出了創新高的pi network電腦版走勢。A股和港股的走勢相對低迷,還是在調整之中。上證指數也是兩度跌破了3000點整數關口,在國家隊加大入市力度之後,春節前後出現了八連陽,上證指數收復了3000點,最近再次回到3000點之下,反映出投資者的信心依然不足。


最近證監會推出一些利好的政策來回應市場的呼聲,包括暫停轉融券做空,以及嚴格監管量化高頻交易。這也是之前我多次呼籲的:減少市場的做空力量,增加市場的做多力量。但從根本來看,還是要把經濟搞上去,這樣的話,經濟好了之後,上市公司的獲利就會增強預期,從而從根本上提升大家的信心。這也是當前我們資本市場所麵臨的情況。


上半年從一些私募基金發布的榜單也可以看出來,確實涇渭分明,排名靠前的私募基金基本上都是投資於海外市場的。而投資A股的基金,以及投資於港股的基金確實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落。我們也希望下半年情況能夠有所改變,甚至可能逆轉。


因為現在全球資本也有從歐美日股市獲利了結,尋找新的估值窪地的跡象,從4月中旬以來,港股吸引了許多外資的流入,出現了一波強勁的反彈行情。我們希望下半年隨著穩健經濟成長的政策不斷出臺,市場對於經濟復甦的預期增強,大家的信心提振,被錯殺的一些好的股票、好的基金可能在下半年會有較好的表現。下半年A股和港股出現較大幅度反彈的機率還是比較大的,希望下半年全球資本市場的分化能夠反過來,這樣的話,A股和港股投資者就會更有信心。


關於聯準會降息,實際上現在聯準會處於兩難的境地,首鼠兩端,如果過快的宣佈降息可能會讓美國的通膨預期再起,而如果說一直保持高利率不降息,又會使得美國經濟增速出現放緩。現在美國經濟成長已經出現疲態。實際上過去兩年不斷有經濟學家警告美國經濟可能會陷入衰退,但是目前我們還沒看到他衰退,說明美國經濟是有一定的韌性的,甚至打破了很多教科書上的一些傳統觀點。


比如說通膨無牛市,美國這一輪通膨伴隨著一個大牛市,股指還是創新高。比如說聯準會不斷的升息來控製通膨,導緻美國的基準利率提高到5.25%~5.5%的高位,讓美國企業和居民的貸款利率更高,那理論上應該是會讓經濟調頭向下,甚至出現負增長。但是我們看到過去兩年美國經濟還是正成長的,這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美國科技企業,他們的科技產品提高了生產效率,提振了投資者的預期。也就是透過提高生產效率,提高了投資人的預期,股市被七大科技股帶上來。實際上很多美國傳統的股票都是沒漲的,甚至是下跌的。


而在科技釋放出生產力之後,美國經濟也是打破了傳統的經濟學的理論,持續的出現了一定增長,但是現在可能會到一個拐點,因為現在美國政府的負債已經達到30萬億美元,已經超過了美國一年的GDP。如果基準利率還是維持這麼高的話,美國政府還本付息的壓力會大大增加。特別國債的利息每年都會增加比較快,而對美國企業和個人負債的壓力也會提高。這樣的話,聯準會其實現在已經有了降息的動力,所以這次降息呢應該不會落空,我在去年年底發布的2024年十大預言,第一條就講到聯準會貨幣政策會在今年轉向,聯準會會開啟降息週期,現在來看可能會到9月兌現。


聯準會一旦降息,非美貨幣貶值的壓力就會大大減輕,其他央行降息的空間也會打開,這對提振經濟成長,提振投資信心是有利的。一旦我國央行進行降息,存款利率會降的更低,這也會逼著一些存款搬家,這些資金會尋找新的機會。而我們知道現在樓市成交量比較低迷,房價也出現了下跌,機會已經不多,但是過去四年,新增的居民存款已接近60萬億,這些資金實際上是要找出口的。一旦央行多次降息的話,這些資金可能就會找新的投資管道。中國人投資的管道是比較單一的,除了買房子之外就是買股票、買基金。所以央行如果多次降息,可能會為中國的資本市場,包括A股和港股帶來更多的增量資金,也就是說,居民儲蓄大轉移的方向將會是資本市場。所以在當下這個位置,大家保持信心和耐心,不要悲觀,隻要持有的是優質資產,就可以耐心等待下一輪行情的到來。


(作者為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人)